【华中汽车网报道】2024年7月25日,一则关于极狐汽车自燃的新闻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从发布的视频来看,车辆自然后赶来的相关工作人员不是第一时间与车主协商解决问题,而是忙着盖上遮羞布,并将车辆上所有极狐LOGO抠掉。引发网友热议,被指掩耳盗铃,遮羞布终究会被扯下来……

(图片来源网路)
这起事件不仅涉及车辆安全性能的问题,更将焦点聚集在了极狐汽车与其合作伙伴萝卜快跑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处理能力上。特别那副摆烂的行为和心态,更是引发了公众对于车辆质量以及乘客安全的深切担忧。
事件概要:工作人员迷惑行为遭质疑
7月24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附近,一辆隶属于某汽车租赁公司的极狐阿尔法S网约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自燃。据目击者称,车辆在短时间内冒出浓烟并迅速起火,司机与乘客及时发现并安全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就在消防人员迅速到场并控制火势后,极狐汽车的工作人员却采取了令人意外的举动:他们未经车主和消防人员同意,便擅自撬下车标、卸下部分零部件,并给车辆披上了黑色车衣。这一行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和质疑。
车辆质量:萝卜快跑的极狐车令人担忧
作为极狐汽车的合作伙伴,萝卜快跑是一家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平台。此次自燃事件不仅让公众对极狐汽车的产品质量产生了疑虑,更对萝卜快跑能否在类似紧急情况下保障乘客安全产生了怀疑。

(图片来源网路)
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车辆的安全性能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极狐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其产品的安全性能本应受到严格把控。然而,此次自燃事件的发生以及厂家后续的不当处理,无疑给萝卜快跑乃至整个自动驾驶出行行业敲响了警钟。
厂家行为:违规粗暴行为无视车主权益
极狐汽车工作人员在自燃事件后的处理方式,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网友和车主纷纷质疑,为何在车辆自燃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厂家人员不是第一时间调查事故原因、协助处理善后事宜,而是急于撬车标、卸部件?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事故处理,反而可能破坏证据,影响后续的调查和赔偿工作。

(图片来源网路)
涉事车辆所属的汽车租赁公司员工陈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今年5月购买了10辆极狐汽车用于网约车运营,此次自燃的车辆是其中之一。她指出,在事故发生后,极狐汽车的工作人员到场后并未积极与用户沟通了解情况,反而擅自进行拆卸操作,这让她感到非常不满和愤怒。她认为,厂家的这种行为明显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车主和乘客的安全权益。
官方回应:极狐汽车避重就轻明显敷衍
面对舆论的质疑和批评,极狐汽车在7月25日晚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杭州车辆“过火”事件的说明》。声明中,极狐汽车对事故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表示了真诚的歉意,并承诺将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坚决杜绝此类不当行为的再次发生。同时,极狐汽车还表示已配合消防部门在第一时间扑灭火情,并正在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

然而,对于为何会出现撬车标、卸部件的行为,极狐汽车在声明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这一模糊的态度无疑加剧了公众的疑虑和不满。有网友指出,极狐汽车应该正视问题、公开透明地回应公众的关切,而不是用模糊其词的道歉来敷衍了事。
乘客安全:品牌和平台都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
此次极狐汽车自燃事件不仅暴露出产品安全性能的隐患,更凸显了自动驾驶出行领域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不足。作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提供者,萝卜快跑等平台必须深刻认识到乘客安全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安全保障。

一方面,平台应加强对合作车企产品质量的审核和监督,确保每一辆上路的车辆都符合安全标准;另一方面,平台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推动自动驾驶出行行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极狐汽车自燃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市场如何繁荣,安全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极狐汽车而言,只有正视问题、积极改进、加强安全保障措施,才能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而对于整个自动驾驶出行行业而言,这起事件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希望所有相关企业都能从中吸取经验、举一反三、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QQ:438663157,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不为其版权负责。